查看: 2663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四步走战略 精确查找病因 [复制链接]

Rank: 2

积分
165
帖子
39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4-2-21 15:59:48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  耳鸣是很多人都会出现的情况,虽然有的时候是偶尔性质的,但是如果长期、持续性的耳鸣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影响,轻则导致精神没有办法集中,重则会导致听力障碍甚至是耳聋。一些患者认为耳鸣是防不胜防的,而其实不然,耳鸣很多时候是可以进行预防的。

随着2014“爱耳日”的到来,杭州博爱医院为响应市民健康要求,在中国五官健康基金会、杭州市残联的支持下,“爱耳公益诊疗行动”如期举办!本次活动在“爱耳护耳,健康听力”主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.

浙江省特殊聋哑学校公益普查(33日)

普查主题:博爱牵手186名聋哑学生 ——再次用心画出阳光,让爱在行动!

普查时间:201433

爱耳日期间,博爱耳鼻喉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将人道、博爱、奉献精神发扬光大,尽最大努力广泛宣传耳朵健康保健知识,提高民众爱耳护耳意识,针对聋哑人群,开展各项公益行动,力求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残疾人群和残疾人治疗的聚焦点,为聋哑人群的健康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。

根据往年惯例,杭州博爱医院再次走进浙江省特殊聋哑学校,为学校的全体学生进行耳鼻咽喉病变部位检查及诊断,此次公益活动以关心爱护聋哑学生,对聋哑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传达健康生活理念为主旨。

这是博爱与浙江省特殊聋哑学校牵手的第四年,自博爱创立至今,始终坚持公益理念,不忘行医本质。186名聋哑学生,186份沉甸甸的挂念。本该是美好的花样年华,却不幸与“声”隔绝,从20112014,博爱关怀始终如一。四年来,博爱专家的心理辅导治疗为学生重新点燃了生活希望,耳内窥镜检查以及药品、助听器的赠送,抑制了学生听力的进一步恶化,其中许多学生的听力还得到了极大改善,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,也是博爱坚持的原动力。博爱呼吁社会大众共同关注聋哑学生,积极参与公益行动。不要偏见,没有歧视,还聋哑人群一个和谐而善意的生活空间。

  耳鸣的危害有很多,而且有的时候会是某些疾病的前期症状,因此预防很是重要的。主要从下面的这些方法开始预防。

  1、合理用药:在为其它的疾病就诊用药的时候,记得告诉医生自己有耳鸣的症状。因有一些药物会使你已有的耳鸣症状加剧。
  2、劳逸结合,避免劳累:长期劳累或者压力过大,精神紧张都会引起耳鸣,所以要适当调整工作节奏,放松情绪。
  3、多食含锌饮食:很多时候耳鸣的现象是因为身体缺锌的警告,耳蜗内锌的含量大大高于其它器官。常见含锌可观的饮食如牛肉、鱼肉、鸡蛋、鸡肉、种种海产品、桔子、苹果、核桃、番茄、黄瓜、白菜、萝卜等。
  4、改变不良习惯:及时纠正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,因为一些不良习惯或者不当饮食也会导致耳鸣加重。比如说,长期熬夜、失眠会导致耳鸣;咖啡因和酒精常使耳鸣症状加重;吸烟能够使血氧下降,会因为缺氧对毛细胞引起损害。平常应注意少吃肥腻、甜食,以防积滞成痰,加重病情。肾虚耳鸣者,尤要减少温燥饮食的摄取量。
  5、避免噪声污染:噪音是导致耳鸣,听力下降很重要的因素,因此一定要要注意噪音对耳部的伤害。如果不得不在噪音环境中工作,就要做好防护,如佩戴防护耳罩、耳塞等。另外,不要长期、大音量的使用随身听耳机。
  6、适当补充含铁的饮食:缺铁也是导致耳鸣产生的因素之一,身体缺铁会使红细胞变硬,运输氧的能力降低,引起耳部养份供给不足而使听力下降。补铁,能有效预防和延缓中老人耳鸣、耳聋的发生。常见含铁量较多的食品有虾皮、紫菜、黑芝麻、黑木耳、豆制品等。

  以上的这些方法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,只要注意调整就可以有效预防耳鸣的发生。当出现耳鸣现象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起来,积极的配合治疗,避免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。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将会铸成大错。

博爱公益诊疗援助(34日—9日)

1、专家会诊费、咨询费全免;

2、德国STORZ耳鼻喉内窥镜检查费全免(原价198);

3、耳鼻喉常规检查费全免

活动参与方式:1、拨打杭州博爱耳鼻喉医院专家热线:0571-88845888;

             2、可通过扫描微信二维码或添加“hzboai”微信号立即参与!

活动时间:    2014年3月3日-3月9日

活动热线:    0571-88845888

活动地址:    杭州博爱耳鼻喉医院(杭州市拱墅区湖墅南路138号)

  很多时候人们认为耳鸣是没有办法预防的,而实际上耳鸣是可以通过当发生长时间持续性耳鸣,尤其是伴有听力障碍时,一定要及时就诊,因为它可能是某一种或多种疾病的先兆,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,可能会铸成大错。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关于我们 - 广告合作 - 使用条款 - 客服中心 - 联系我们 - 免责声明 - 友情链接 - 妈妈网 - 妈妈论坛 - 妈妈说 - 儿歌 - 动画片
© 2007-2012 MAMACN.COM 宁波妈妈网版权所有 技术Discuz! 粤ICP备08026690号
回顶部